top of page

Nick的留学故事————令人窒息的阶梯


——这是Nick自己拍摄的代表自己留学生活的照片。

我现在加拿大就读的是工程专业,来加拿大读书大概4个月,一开始上了2个月语言课程。

我现在生活就是两个字,忙碌。来之前对这边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期待。因为感觉自己是带着父母的企望和自己的理想出来读书,感觉这是比较激动也是比较光荣的一件事情。 同时也因为自己之前没有怎么和外国人接触过,没有见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种,所以就想象着我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肯定会很美好,就非常好奇和期待。

但是我来加拿大后就发现现实和我之前的想象之间有着莫大的差距。虽然我之前也想过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包括生活上和其他方面。但是我发现出国后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障碍,而且比我想象中的困难要大得多。其他生活方面其实比我想的还要略好一些,吃饭什么都比较适应,学校也很好,老师都很好。但是语言沟通障碍这一个问题就让我在加拿大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我也不敢和国内的父母和朋友讲这些问题。他们就觉得我出国之后有全英语环境了英语肯定就要比在国内好很多。其实我来之前也是这样觉得。我感觉中国人在没有出国的之前几乎都是这样想的。

我之前想的是如果我上两个月语言课程后起码就可以听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了,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我很多时候都是上课听不懂下课自己看。主要是语言导致了学习上的听不懂。理科的课还好一些,文科就完全听不懂。完全听不懂的时候,我就只要黑板有字就尽量抄下来或者拍照,觉得“这科肯定学不好了,反正就尽力吧”。因为上课听不懂,就会比外国人要自卑一些。比如《地质》这个课,他们上课就能听懂,我们下来就要花很多的时间。然后就会心里觉得很不公平,但是自己也知道其实不是不公平,还是自己的语言问题。这样的课偏文科,用英文讲课,中国学生都比较难听懂。所以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这次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地质》这门课中国学生的分数普遍要比外国学生低20分左右。我尝试着单独去问过一个教授问题,但是他讲完我也没有听懂他在讲什么。当时我就很尴尬,只能表明我听懂了。我回去后自己又看了一遍,还是不懂。最后我就放弃了。有问题跟旁边的外国人也无法交流。 所以觉得学习上要是有问题,还是自己想比较好,因为问也问不清楚。

还有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就很尴尬。然后我就不说。除非他们问我问题的时候。他们不问我,我就不会说话。我就把自己该完成的内容完成。我其实感觉很难受,但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时候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然后经常就是他们三个在哪里讨论,有什么意见基本上也不问我。因为他们也知道我有语言上的障碍。比如说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小组报告,除了每个人自己单独的,还要写一份小组的。小组报告本来有四五部分,一般情况下肯定最好是一个人负责其中一部分。但是他们就没有给我分配,就自己帮我做了。我的组员即使有意见,也还是对我比较友好,但是最后上交报告的时候还是把我的名字写上去了。其实那并不是我做的。 虽然他们人很友好,但是我感觉很愧疚也很失落,感觉因为我自己英语沟通能力的问题,没有帮上什么忙。

但是我室友遇到的那个小组就不是这么好了。他们组长发邮件给教授说他不做事情。教授还特地找他谈过话问他为什么不和他们合作。其实他想和他们合作,还是口语沟通能力的问题。他的组员觉得他写的不行干脆就让他重写。最后还是不行,他们干脆就说“你不用写了我们来写。”但是最后的小组作业上并没有他的名字,所以他很大一部分成绩就是零分。他去找教授,教授说“你没有贡献,所有就没有分数。”他小组贡献分数直接就是零,小组合作以及小组成员给他评定的分数都是零。他就拿到了自己个人部分的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因为这个小组作业占的总体分值挺大的。

中国同学之间都在说像这种要写论文报告和小组合作的课只有找外国人一起才可能有高分,中国人自己写不可能拿高分。口语沟通能力不好这样的课的成绩影响就会蛮大。分组的时候,如果你不自己主动去找外国人合作,他们是不会主动找你的。但是你即使找了外国小组成员,如果像我室友那样遇到比较较真的组员的话也就麻烦了。像经济这些偏文科的专业,中国学生的成绩普遍都比外国人低。只要一偏到文科的课程,中国学生就普遍有很大问题。我觉得工科的课,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在学术上都是差不多的一个水平。但是一旦涉及到文科类的课就差得远。因为很少有中国学生能完全听懂课。

语言不好,要多花几倍的时间来学习,我就经常感到很累。我选了这种图书馆的照片作为我留学生活的写照就是因为我经常凌晨12点1点才从图书馆走回宿舍。可能有时候也会感觉挺充实吧。但是我就在想“为什么一个大学美好的周末我就必须要在图书馆里度过?”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有时候真感到很压抑。 照片里密密麻麻的图书馆楼梯就可以表明那种气氛。我的留学生活就是每天都忙碌于这些楼梯之间。但是我却并没有去看图书馆里的书。我做的全是我自己的工作——该做的作业和复习的资料。其实我也很想去看一些图书馆里的外文书,例如说文学之类的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修养。虽然其实我也可能看不懂,但是我也想能去看啊。但是我真的没有任何的时间。那是我从图书馆四楼拍下去的照片,我当时唯一的感受就是“我本来以为我大学的周末是可以休闲的 。但是现在我却真的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而加拿大本国的学生就比我好多了。因为他们上课可以听地很明确。比如说我上化学课的时候完全有时候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一些细节性的内容根本就听不到。所以我还买了一些录音笔去录音,这样复习的时候可以听(虽然也没有听过)。可能本地学生花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事情我要花5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就比他们累。语言能力不足是造成我这么累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国内的雅思考试和现在听课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来了之后,我感到很悲伤。我才明白不是我雅思考得高就能听懂课。如果是裸考能考到8那可能还行。但是如果是那种完全为了考试而学习,还要看什么机经啊之类的考试材料,为了考试而学英语,我现在看起来觉得非常不可行。如果时间能倒流,我肯定会改变。我不会再为了考试学英语。首先我要想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要干什么,是为了交流和为了听课,不再是“把一次考试过了就可以出国了”这种目的。其实国内还是有人说过雅思考高不一定能听得懂课。但他们都是说不一定。我也觉得可能会听不懂,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难。

我之前想过半年左右我的英语差不多就会到很好的水平,但是我感觉来之后其实我的英语进步并不是很大。我与加拿大当地的学生相处不多,更多是和中国同学在一起,甚至和印度同学在一起。 来之前我本来还担心加拿大同学会对中国人会有歧视。但是我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都很友好。但是就是一种我不主动去找他们交流,他们也不会主动来找我一起玩的状况。

其实我想和外国同学一起玩,但是一和他们说话我就会感觉紧张。但是讲话都不会讲的那种感觉,那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感觉,真的很痛苦!这种痛苦用语言形容不了,只能意会。真的是无法形容的痛苦。当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也听不懂我在讲什么的时候紧张感就油然而生。所以我就会害怕,害怕自己说不好。 经常和他们交流起来都感觉很尴尬。前两天期末考试,刚进考场,有一个外国同学突然问我一个问题,好像是关于画图的。但是当时突然一下我没有明白,我就猜他在问我什么时间考试,我就说“你现在就应该进去了!”他很迷茫地问了我几遍。最后他问了几遍后我大概明白了他问的是学术上的问题。最后我回答了他的问题,但他还像还是不是很明白,最后很勉强得对我说了句“谢谢”。我当时就感觉很尴尬。不过这都算听力好点了的情况了,在反应两秒钟后还大概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出国前因为没有真正经历过国外读书的真实场景,就想着周围外国人多英语就会提高很快。当初真的想得太单纯了。我出国前想象着中国人和外国人会在一起玩,会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之类的娱乐休闲活动。但是实际上来这边都,学习都是自己学,更没跟他们在一起玩。但是如果我不交一些外国朋友的话,我的英文就很难提高。如果我和中国朋友在一起就一直是以中文为主。除了上课会听老师说英文以外,其他时间都是中文。真的一天都说不了两句英语。所以在国外感觉其实是一种比较尴尬的状态。如果这样一直下去,我的英语在4年毕业后也不会有多大提高。所以我就一直在考虑怎样把英语沟通这个障碍去掉。但是平时学业压力已经很大,没有太多时间,在想着暑假专门拿出来学英语。

在国内高中的时候,因为考试不考口语,口语基本上对我就没有重要性而言。而且我们听力也不考。据说是因为地区不同,喇叭的音效会影响山区的孩子考试,不公平,就取消了。所以,学习只限于阅读和作文。现在从2016年又恢复了。所以,我以前学习的时间主要都是花在了阅读,语法和作文上,而学习方法主要就是靠背单词和背语法。因为其余的老师不作要求。比如说英语书上要求进行对话练习或者活动的内容都是直接跳过,老师就是讲课文,讲语法。我只有在学雅思的时候有花一点时间在口语上,但是花的时间非常短。

但现在口语对于我在国外很重要,对生活和学习都很重要。 因为口语不好我就没法和外国人交流。如果一些论文报告是中国人自己写一般分数就会很低。并且一些学术上的东西也不能和外国人互相交流,就靠自己或者和中国人在一起,圈子非常狭隘。我还是想将来能尽量想和外国人一起。但是现在因为我自身的口语沟通能力不好就真的很少和他们交流,因为太困难。有时候连去吃饭点餐,服务员跟我说的内容我都听不懂,我说什么他也听不懂。在食堂的时候,服务员如果说的一些东西我听不懂,我就只能在他说的选择里面随便说一个我知道的。比如说他问我要什么酱,我会说的就只有barbecue,然后我就只能吃这一种味道。

我和别人用英语交流就没有感到容易和顺畅的时候,一直都有障碍。课下根本就没有和老师同学交流过。这真的很难。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活动。我也想去多参加活动,我也想交一些外国朋友,但是还是因为我自己无法交流,就算去了也不知道怎么办,只会感觉很尴尬。如果我英文能说得很好,我肯定就不怕和外国人交流,肯定就没有障碍。因为我只能讲好中文,所以我感觉只有跟中国人在一起交流才能畅所欲言,就还不如和中国人一起玩,或者跟一些亚洲的学生一起玩。因为和一些亚洲的留学生有时候感觉还有一些共同语言。有一个印度的同学,他说他其实也感觉交流有点困难。我就感觉我们都是同类人,所以感觉能说得来。我会和他交流多一些是因为我们都是从国外来的,就可以交流一些同类人处在一个环境下的共同感觉。 例如当我说“这个《地质》课的作业,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他说他也是。就会感觉我们有共同语言了。如果是本国的学生就没有这种感受吧。虽然印度口音很难听懂,但还是可以交流简单的东西,例如说问一些“最近咋样?”之类的问题。

虽然我身边有中国同学,但是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待在中国学生的圈子里。 中国学生圈子里的人际关系经常让我感到郁闷。虽然学业压力很大,但是学业上的问题不会让我觉得郁闷,只是有时候会让我着急。最让我郁闷的主要还是人际关系问题,中国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问题。中国学生喜欢比较,一些同学也比较自私,具体的例子也蛮多。有些特别喜欢玩。有些学习特别好但是又特别傲娇。其实我也想问他们一些东西,但是无法走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学习好的女生都是努力聪明又低调,问她问题时都很温柔。但是这边的人不是这样的。所以我对中国留学生的圈子感觉不太好。中国人感觉能合得来的不多。刚来的时候,其实挺孤独。记得刚来有一次周末晚上,他们吃饭也没有叫我,我下课就自己随便吃了一点回去睡了。我5点就睡了,尴尬的是我晚上8点的时候醒了一次。当时我以为是早上8点,赶紧起来。等我把裤子都穿好了一看不对劲,外面的天是黑的。然后我又继续睡了,睡到星期六下午一两点才起来。

我现在其实更想交一些外国朋友,感觉外国学生其实更热情也更简单。比如说, 中国同学一般除了玩得特别好的是不会跟你打招呼的,但是我走在路上的时候,认识我的外国同学每次都还主动跟我打招呼。有一次一个外国同学走在我后面我没有看见,他还主动赶上来跟我打招呼。 还有一次,一个外国同学拿着吸尘器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叫我名字。我感觉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知道我的名字。其实当时心里觉得挺高兴的,但是也就回个招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经过见到他们,要不是不知道说什么就是知道说什么也说不出来。有时候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和他们交流,他们会误以为我不友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刚开学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些外国学生在一起吃饭,一个CBC华裔就很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老是和中国人一起玩?”他们可能就认为我们不跟他们一起玩。其实更多的是我们无法跟他们一起玩,因为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和怎么说。

我想多交一些简单一点的朋友,但在在中国留学生群体里比较困难。现在我反而觉得外国人更好相处一些。 但是我口语不好这件事情成为了我和外国学生成为朋友的直接障碍。我觉得我的口语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发音的问题,其次是流畅度非常不够。我觉得把这两个问题做好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第一,如果我发音有问题,别人根本听不懂。有时候和外国人讲话,他们经常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因为有些词我可能脑子里知道,但是我发不标准,说出去之后,外国同学就不理解我在说什么。可能过一会儿之后他会说“哦。你在说这个啊。”,就会反应比较慢。然后我就感觉我英语不好,一下就很失落。然后,我觉得讲英文的口音对和本地学生交往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在于如果两个人说话发音方式不一样,他不可能把你归为同类。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他们可以把CBC的华裔归为同类,并和他们做好朋友就是因为他们交流的方式,语音都一样。我上次看到一个同学,他5岁过来加拿大,英文很好,中文讲的不是很好。我看他和外国人在一起交流就没有问题,会和他们一起吃饭和玩,他们交流得就很好。所以我就觉得和加拿大学生交朋友的问题真不是人种的问题,真的是语言的问题。根本原因还是出国之前没有把英文基础打好。中国的雅思教育还是应试。中国就把什么考试都变成应试教育。这一点很难改变。中国的应试机构,如果要是真正去教英语不是快速提分的话,他们就会感觉赚不到钱。 但是教的那些提分技巧真的出国后没有用。

第二点很明显,如果我一讲英文都是中文口音,说话流畅度又不好,说话很慢,中间要停顿和想,不仅我觉得很痛苦,别人也会失去耐心和我讲话。我有时候说英文的时候就感觉脑子一片空白, 说出来主谓后面就不知道要说什么。随便说一两句还行,但是要做很长的那种沟通完全就是不可能。别人也不愿意和我多讲。虽然他们都很友好,但是不会主动多讲,因为困难啊。

但是我想纠音也不清楚什么样的发音是标准的。我只能去模仿,但是模仿得也不是很准。因为我连音标本身都读不准,所以模仿句子就更难准了。我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英文的发音。我记得老师唯一一次教过音标是在初一的时候。高中完全不提这些。就初一的老师强调过音标,但是他让我们不要跟着他念英语,一定要跟着磁带去读。因为他说他的发音也不标准。我记得很清楚的是“Do you like。。。” 这句话,他说不能一个一个字这样念,要顺着念,不能说成“Do you like…”。他说这样会很难听。他说他发音不准,但是我觉得已经很好啦。当然出国才知道,他的发音和真正加拿大人的发音还是不能比的,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觉得他很好了。之后的老师发音就更不标准了。老师发音不准对于高中来说影响可能不大,但是对于要生存到英文环境中的学生影响非常大。但是我当初也没有想过自己要去系统好好学学语音,只是初中的时候每天要听磁带。因为每天还有其他的课,也不只是英语,所以也没有去进行系统的学习。 加上高中我们老师就没有强调。我觉得我的高中老师他发音很不准,但是他却觉着自己发音很准,会教我们一起读。

高中我的英语其实还是算比较好,高考考了127分。但是我没有用过英文。现在想起来,感觉学的内容实际上和英语完全不挂钩,对于我实际出国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那个纯粹是单词、语法和阅读,是靠做题可以练上去的东西。我觉得还是这种英语教育的传统思想没有改过来,认为单词最重要。我花了那么多时间背单词别语法,但是实际出国后,到目前来说,好像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我很后悔没有花更多时间到口语学习上。其实我在国内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很多啊。有十年了啊!天天都在学英语啊!就死从系统性学是开始算,也就是从初中开始,也有7-8年了啊!在学校每天都要学英语。英语的地位比语文地位高。英语是必须上课要听和学的。学校里的课也很多,6天7节英语课,然后还有英语作业。

在国内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过老师教的东西到底能不能让我学好英语,想着只要考试考好就好。 有一次高一的一个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英语对话,让我们起来说了一下英文。当时我才意识到这样学英语也挺好的。但是如果老师不这样教,不让我们说英文,我也觉得很正常。反正就是已经形成这种教育的习惯,心里想着只要考试能考好就行。就感觉高考要背单词。应试和真正学英语是不一样的。现在我就觉得学英语不需要背词汇了。现在也没有背词汇了。现在就是平常无意识看到一个单词,运用到句子里,自然就会了。背的单词从来也没有用过,背了也就忘了。出来之后才感觉到差距好大。

如果能回到那个时候,我更多是会去练习听力和口语。我觉得这两个才是出国最重要的。首先这两个要打好基础。起码你要能听得懂课和正常交流,这是很重要的。我真正出国读书后才知道口语的重要性。其实以前也有了解到听力和口语也是判断一个人英语水平很重要的方面。但是我们高中的教育完全忽视了这个东西,还是以义务教育为主。高考的功利性太强。

后来雅思学习的内容和出国实际使用的英文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上课就是分四个板块,主要就是教一些技巧,然后你自己回去练就可以了。 听力主要就是略听和精听。精听就是先做题做完之后,你去听,然后抄写下来,如果没有时间,你就跟着读。直到你实在听不下去了你再看答案。阅读我觉得就是纯在教技巧。因为雅思篇幅很长,他不会让我们去读完文章,因为读完时间不够。主要就是先看题然后看文章,对应地找同意置换。口语也是纯技巧为主。雅思是有题库的,运气好可以碰到你准备过的题。 但是这些雅思学习的内容和我出国后用的英语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第一,考试和听课完全是两码事。针对听课而言,你听课时听的是句子,真的要去想他讲了什么。而雅思就听那个单词就可以,听不懂也能做题。但是我觉得国内都是这样教,因为我身边的同学都是这样说。 学雅思不是一两个月就可以学好的。我觉得可能要一年或者以上去准备,不是准备雅思,而是准备英语,才可以到达一定的水平。

最后我雅思考了6分,口语5.5,听力6,阅读6。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会愿意好好花时间练习听力口语,提高英语综合实力后顺便考个雅思的分数。我现在就非常想提高听力和口语。我现在上了专业课就非常后悔。

但是我也觉得口语在国内很难练上去。阅读听力可以通过做题提高,但是口语在国内没有这个环境和条件就很难。我在国内就没有认识自己在国内把口语学到讲得很标准流利的学生。我之前觉得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或者除非你在国内可以跟外国人一起生活或者花很多的时间和努力或者是要很好的语言天赋。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想“天啦!还有说这么标准英语的中国人!”之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都没有见到过,这是第一次。我也梦想能把英语说得像你这么好。

但是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正确去学,这是最大的问题。来了国外也不知道。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在这个环境下,我能想到的就是跟着音标单词读,然后去跟别人交流,其余我不知道怎么做。我想交一些外国的朋友可能就是最好的办法。但我口语不好又交不了外国朋友,所以也想不出来更好的办法。其实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都不确定如何才能说好口语。我来这边上的语言课程,也就只有两个月,每周也就只有两节口语课。主要也就是做一些演讲和一些辩论之类的口语练习。但是老师并没有教我们怎么去提高口语,也不会涉及到语音知识,当你读错的时候可能会帮你纠错。但是外国人帮你纠音根本上很难帮助你。他只是纠正你一个单词的发音,但是其实我并不理解我到底哪个地方发错了。两个月的口语课主要也就是讲怎么在别人面前做演讲以及之前要怎么准备之类的内容。虽然有一定的帮助,让我交流的时候比以前要稍微顺畅一些。但是这点提高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个问题是我现在的学业问题导致我基本上没有任何别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即使我愿意花资源去学,但是要花时间的话就比较难。因为来这边我还是会怕考试考不好,所以时间更多的还是要花在专业课上。我妈妈原本是说能毕业就好,但是现在的要求好像越来越高了。主要是她看到别的同学一对比就要求比较高了。我爸爸就很松,没有原则上的问题就随便我。他从小就不给我压力。主要是我妈妈,从小就爱比较。我爸爸从来不因为学习打我。而且我看到别人比我学地好,我也想学好。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吧。自己没有学好觉得对父母没有什么损失,但是自己会觉得社会地位变低了。我就觉得学生要成绩好才是真的好。一直从小就有这个观念。我初中有一次全年级900多人考了第七名我坐在那里就感觉很光荣。加拿大大学虽然不排名,但是中国人之间会比较啊!

所以,对于那些将来打算出国读书的学生,我建议一定要把听力和口语练到很好才出来。如果你听力口语不好,你根本无法听懂课和交流。可以试着找一些外国人和他们正常交流或者去听一些外国的课程或者讲座,体会一下你到底了解多少,这个很重要。或者下课去问一下老师问题,用全英文交流,你肯定会感觉到差距。只有自己去体会,不经历没法体会到那种痛苦。体会到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很深刻和很后悔了,就会知道“要是把口语学得好一点就好了!”然后不要以国内传统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英语,不要去背单词语法和练题。那样是不可能把英语学好的。如果有机会多找外国人聊聊天。自己多练一些。可以自己做一些演讲,自己录一下音,找一下自己的差距。我来到这之后就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进入全英文的环境当中。我2个月的语言课程后直接进入专业课,如果想要看懂专业课的内容也比较困难,所以我就会直接去查阅一些中文的资料更容易理解。理科的内容看中文会比较容易理解。我身边很多同学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就人在加拿大,但是完全没有处在全英的环境当中。很尴尬的一个状态。

还有就是出国了不要老和中国人一起玩,要更多地跟不同国籍的人交流,要不然真的圈子很窄,要不然就感觉不是真的在国外。虽然周围的习俗是国外的,但是一天真的就说不了两句英文。真的。我感觉现在其实比在国内认识的人还要少。因为只有跟中国人交流,而中国人其实也不是很多。这样你的英语不会好,世界也会很小。但是我自己也是属于这种情况。我只能就是建议和提醒吧。所以口语一定要学好才出来啊!

对于家长我没有什么资格去说什么。但是对于老师,如果我回国后做老师,我肯定就不会再教那些技巧什么的了,不会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英语了。我会跟他们讲即使他们雅思考高了也应该去做哪些工作以及如何去提升口语这些问题。首先是听力,首先你要把课听懂。口语建立在听力的基础之上,也非常重要。因为出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把英语提升。如果口语不好,交不到外国朋友,英语很难学好。如果你连英语都学不好,出国真的没有用啊。

有一些国内的人说中国学生不应该玻璃心,不应该就待在自己的圈子里,应该主动去和外国人多交流。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主要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但是也不是很正确,因为是确实不知道怎么去沟通交流。如果你主动每次和外国人一起,但是口语又不好,无法成为很好的朋友,你就会感到很孤独。而由此也会丧失一些中国的朋友。因为,第一,你如果和外国人一起玩的话,你就不可能和中国同学走那么近。其次,中国人如果和外国人走在一起,都说物以群分嘛,中国人就可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然后你就会失去一部分中国朋友。像我这种英语水平,当我上课有内容没听懂的时候,可能连问都没有人愿意给我说。或者说像考试地点或者作业内容这些东西,有时候你如果不想去看了,问一下中国同学他们就能告诉你。但是一旦你和中国人没有这种亲近的关系,就没有人给你说这些东西,你很多方面都会感到很无助。因为你无法和外国人成为好朋友,遇到学习或者人际上的问题你也没有倾诉的对象。 这样你无法和外国人成为好朋友的同时又损失了中国这边的朋友,这个就挺矛盾。但是确实还是语言的问题。如果你的语言达到一个水平,确实能够交流的话,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我觉得学校虽然要求只要雅思6.5 ,但是我觉得7也是不够的,可能要7.5 或者8以上才能真正少很多障碍。

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好听力口语,但是我也不敢和国内的父母和朋友讲。 来之后如果我告诉他们其实我什么都不会说,他们肯定会很惊讶。他们就觉得你出国了英语很快就会变好。其实我有和我父母提过我的英语还得要慢慢提高,但我不敢明确说我的英语不好。我总是说可能还是有一些进步,但是还是得慢慢来。我害怕我一说实话妈妈肯定会不理解,然后会问“为什么?”如果我说“因为没有和外国人玩”。她肯定就说“那就和外国人玩呗”。她也不了解国外的情况,所以就还不如先稍微暂时敷衍一下。他们就觉得你肯定来了之后要比在国内好很多。当我感到很累和郁闷的时候一般就憋在心里和父母说一下就好了。当然英语沟通不好这件事还是不会和父母说。国内的朋友他们也不是很懂。这边的中国同学之间还是以正能量多一点为主好一些。如果大家都说觉得很累的话,那大家都感觉更糟了。

如果有同学要出国问我的话,我就肯定会告诉他实话。我会和他说学英语和学考试完全是两码事情。不是说你雅思应试考好了就行。当时我出国就想着把雅思考好,然后就松了一口气,想着能出去了就好,并没有想到出去之后上课会是怎么样。现在我就不觉得自己当初考的那个雅思分数好了。 当时我在新航道学雅思,有很多那种贴出来的高分榜单都是听力8或者9,但是口语都是5.5或者6这样。基本上没有考6.5的学生。就是看着总分7或者7.5比较高。但是现在就觉得这个分数太不高了,反而会觉得这个分数出国后肯定会有很大问题。口语5.5完全不够。写作和阅读的影响都没有听力和口语大。但是我刚去报名的时候雅思老师灌输的思想就是口语很难提高。他就直接给我们说“口语很难提高”,因为他们也没有过多应试的方法。“你自己说不好,那就没办法!”

总的来说,在国外,口语交流影响很大。没有口语就基本上丧失了所以涉及交流的机会。对学习影响很大,包括问问题,小组合作和讨论之类的内容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你想锻炼自己,想去找份工作或实习都不现实。 我就是这种情况,觉得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口语不好肯定会影响很大。同样的条件下,别人肯定会选择口语好的学生。 对日常生活影响也大。例如说任何业余活动就基本上和我告别了,也没有国外的朋友。听力不过关影响也很大,会听不懂课。英语在国外是主要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你几乎就无法学好你本专业的课。听力口语不好,学习和生活上都没有和外国学生交流的机会,英语也很难真的提高。 如果我大二大三英语水平还是这样,我可能会感到焦虑。但是我感觉我周围认识的大三大四的中国学生英文也没有学好。我们学院有一个EPA英语测试。有些中国学生很聪明,专业课都很好,但是这个英语测试过不了。但是他们都已经在加拿大学了四年了,还是过不了,这就说明他们的英语还是不行。

当初我想的是出国能见见世面,但是其实出国后发现自己见的世界比原来见的还小了。也许还不如在中国上大学见的世面更广。 因为如果你不和外国人交流的话,你在外国的世界就比在国内还小。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bottom of page